最新公告: 知行合一发布2021年最新课程 【当阿米巴遇见人单合一】实战班课程即将开 ..

原创 | 同样是遭遇贸易战,为何韩国看上去如此不堪一击?

来源:知行合一 日期:2019-8-13

日韩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。

这一个月的时间,打破了我们不少固有的印象,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。

有人感慨,没想到看似称霸了整个市场的韩国半导体行业竟然如此脆弱。

有人惊呼,天天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、失去了二十年……失去了二十年之后,他们居然还有这样的实力?

把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,那时的日本得益于美国的扶植,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完成了重建,并且依靠更低的劳动力成本,创造了难以复制的经济增长奇迹,整个国家都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。

而同一时期的美国还在为经济问题焦头烂额,甚至在他们重金押注的半导体产业上也被日本所反超。

当时的韩国虽然也发展迅速,不过按正常的发展方式来说,想要超过日本,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。

所以他们当然没有按照正常的方式来。

他们利用了美国对日本高速发展的恐惧,派人游说克林顿政府,表示如果没有韩国企业的存在,日本人将会垄断半导体行业,这将对美国企业更加不利。

而美国也确有这样的担心。

在那个年代,半导体产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行业。这个行业大半的订单都是来自美国军方。如果把这些订单全都交给日本的话,美国人可以说是相当不放心。

而且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,日本还被曝出了“东芝事件”。东芝机械公司曾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,非法向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。这次事件大幅提高了苏联的潜艇性能,导致美国海军第一次丧失对苏联海军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。

在那样一个冷战思维高涨的年代里,这种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。

于是,美国仅对韩国收取了0.74%的反倾销税,对日本则收取高达100%的反倾销税。

依靠着美国对日本的打击,韩国几乎整个替代掉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韩国三星在屏幕、内存芯片和缓存芯片市场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。

他们在整个市场上的垄断,一直持续到今天。

就在去年中兴事件的时候,我们还感觉韩国的垄断是阻碍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发展的一座大山。

而这座大山,如今竟然要塌了。

而且是塌在日本手里。

日本不是被韩国在半导体市场赶跑了吗?为什么还有这样的能力?

事实上,日本人并没有完全撤出半导体行业。

他们只是转移到了产业的更上游,牢牢的抓住了源头。

对于屏幕、内存芯片和缓存芯片这几个领域的高精尖材料和生产设备,日本拥有着最强的话语权。比如说韩国引以为傲的OLED屏幕生产,就完全依赖于日本企业提供的蒸镀机和原材料。

这无异于把自己最致命的弱点,交到了敌人的手上。

而且得益于三星的重要地位,日本人选定目标也是格外的简单:只要朝着三星的关键位置出手就可以了。

正因为对付韩国的成本很低,如今时机一到,日本也就动手了。

为了应对日本的突然发难,韩国政府下了死命令:氟化氢等20种产品一年之内摆脱对日依赖,另外80种产品五年内摆脱对日依赖。

 

这个命令一出,让很多人哑然失笑:且不说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……既然可以几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,那么早干嘛去了?为什么对日本的手段毫无防备?当初那股依靠美国打击日本的精明劲儿到哪去了?既然是靠特殊手段打败的日本,难道就不担心日本人在这方面卡自己脖子吗?

 

这个问题的根本,在道而不在术。

 

韩国在依靠美国上位之后,虽然飞扬跋扈、看似垄断了整个半导体产业,但是本质上还是抱紧了美国的大腿,在安安稳稳为美国打工。反观日本,貌似低调,但实质上并没有退出半导体市场,而是将研发目标深度下潜,把握住半导体技术的源头,彻底扼住了韩国的咽喉,安静的等待机会的到来。

 

这种默默耕耘出来的硬实力,来源于他们的经营哲学,来自他们的远大目标。


经营哲学是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,是指导行为的基础。当年那个豪言买下全世界的强大日本,自有一套这样的经营哲学来决定他们的行为。

 

而满足于仰美国鼻息的韩国,并没有这样的哲学和目标,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这么做。

 

把上游产业也拿下来?

可以,但没必要。

毕竟这挣钱不多,也没有紧迫性。

这次日韩争端之后,国内的相关企业纷纷看涨,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天赐良机。这良机,果真是天赐的吗?

 

在中美贸易战当中,美国对华禁售,难受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,美国企业失去了中国的这些重要的客户,他们自己也很难受。那日本人失去了来自韩国的客户,难道就不难受吗?比如这次加入限制的氟化聚酰亚胺,全球90%的产量都来自日本,而韩国又是主要的采购方,不卖给韩国,那日本企业怎么办?

 

韩国半导体遭到日本打压,确实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机会,但是中国半导体行业自己的努力发展和市场潜力,也同样为日本提供了打击韩国的底气。材料和设备不卖给韩国,那我们还可以卖给中国嘛。可以说,中国企业在自身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,也是推动这个机会出现的一大动力。

 

可是推动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动力又在哪里?就像现在这样,日本人在上游提供设备和原材料,韩国人制造出半导体产品,然后由我们加工成面向消费者的产品,不是也蛮好的吗?如果我们就像韩国人一样安于现状,那么今天的机会,还会出现吗?

 

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,全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像自然界中的生态循环一样,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当中,阴谋和蛮力也许能够帮助你获得短期的利益,但是却没有办法帮你走的更远。

在华为遭遇美国打压的时候,任正非对媒体是这么说的:


“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除美国芯片,要共同成长,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,我们有备份。我们在“和平时期”都是一半来自美国芯片,一半来自华为,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。我们也能做美国芯片一样的芯片,但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。我们牺牲了个人、家庭,是我们为了一个理想,在最高点上,我们和美国有冲突,但最终还是要一起为人类做贡献。”

 

当时这段发言一出,立刻激起了广泛的共鸣。

 

韩国三星作为一个公司,面对来自日本举国之力的打压,三星社长李在镕只能到处奔波求救,而华为面对美国的打压,任正非却能够笑着谢谢美国替自己做宣传。

 

这是华为的经营哲学所带来的力量。

 

消费者说,无奸不商,商人就是赚消费者钱的。

打工者说,资本家就是剥削无产阶级的。

但是如果企业真的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为用户创造价值,同时带动企业全体员工实现物心幸福,真心实意的把这作为自己的经营哲学,那么一定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粘性,让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是经营者,最后想不赚钱都难。

 

这种力量全世界通用。

 

即使你面对的是——

 

世界当今第一强国所发起的贸易战。